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

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大赛

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承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

支持媒体:《金属热处理》《材料热处理学报》

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创新赛道——“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赛”将于20255月至7月举办。本赛事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材料热处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始终秉承“厚基础、强融合、重突破”的指导思想,致力于激发高校学子对材料热处理领域的学术探索与创新实践热情,着力培养热处理卓越技术人才,服务国家新材料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升级战略。历经十年发展,赛事累计吸引全国两百余所高校参与,连续六年入选《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榜单,为大学生搭建了展示材料热处理技术创新成果的高水平舞台,在全国高校和行业产生广泛影响力。现将第十一届赛事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赛项主题

学以致用、触及巅峰

二、参赛要求

(一)参赛对象

参赛队员须为正式注册的全日制本科生(大二及以上)和硕士研究生,专业限于金属材料类与机械类。

(二)报名要求:

1. 报名参赛以队伍为单位,每队由35名符合条件的队员组成,每人限参加1支队,每队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含2人)。

2. 参赛组别分为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其中本科生与研究生不得混合组队参赛

3. 参赛作品应是材料热处理和表面改性领域近两年获得的创新成果,如论文、专利、实物、软件及应用等。鼓励创新实践、学科交叉、有利于国计民生并与材料相关的创新项目和能为企业生产实际解决的技术难题。

比赛时间及安排

1. 报名时间:各高校参赛队请于51824:00前登录赛项官网(www.dasai.chts.org.cn)按要求提交报名信息和参赛作品。

2. 校内选拔(530日前):各高校根据本校报名情况自行组织校内选拔,并将选拔结果报到赛项工作办公室。

3. 大区/省级选拔赛(620日前),大区选拔赛由赛项执委会组织,省赛牵头单位负责组织本省赛区内的选拔,大区选拔赛通知另行公布。

4. 总决赛定于712日至13日在西安理工大学举办。

四、参赛说明

1. 选拔赛比赛自选作品,总决赛采取命题形式。

2. 赛事实行限额申报,选拔赛每所高校不超过20支队伍,总决赛每所高校不超过15支队伍。

3. 选拔赛和总决赛满分均为100分,选拔赛成绩不计入总决赛成绩。

4. 参赛队若所有成员均通过“见习材料热处理工程师”考试,选拔赛和总决赛成绩各加1分。

5. 一经比赛,所有参赛队将不得在比赛过程中更换队员或调整队员顺序(包括指导教师)。

6. 为确保比赛的公正性与连续性,进入总决赛的参赛队员应与选拔赛保持一致。如因个人原因不能参加现场总决赛,将被视为个人自动放弃参赛权利;如参加总决赛的队伍成员不足3人,将被视为参赛队自动放弃参赛权利。

五、奖项设置

1. 选拔赛奖项:由各省赛或大区赛的比赛结果确定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获奖比例按各省赛的规定执行(大区赛可参照执行)。

2. 总决赛奖项:设置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为8%10%12%,总获奖比例不超过参赛队伍的30%

3. 获总决赛一等奖的参赛学生可申请当年“材料成形与改性(热处理)见习工程师”证书。

六、其他事项

1. 比赛所有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团队及其所在单位所有,赛项执委会有对作品进行交流、宣传、出版等权益。未经授权的单位和个人严禁使用参赛作品,侵权必究。

2. 参赛作品必须是首次参赛的作品,禁止已经在其他赛事或往年已经在本赛项获奖,或内容有较大重复的作品参赛。

3. 参赛队应保证参赛作品的原创性,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如产生侵权行为或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由参赛队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4. 参赛队若对竞赛组织过程和裁判结果产生质疑,可向第三方监督仲裁组以实名方式提出仲裁申请。

5. 如证实参赛队存在作假或违规行为,赛项执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取消并追回所获奖项,由参赛队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6. 赛项执委会对本届赛事拥有最终解释权。

七、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18

联系人:陈  懿(13126559793)、胡绪童(13146334485)、付海峰(13488845708)、李 

电话:010-62920613

邮箱:innovation@chts.org.cn

关于举办2025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第十一届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赛的通知

2025-03-21
首页标题    新闻动态    关于举办2025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第十一届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赛的通知